不松懈 不停步 云培训助力战疫战贫——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一季度技能提升行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0/04/17 阅读:19464 所属: 特别报道职业技能培训是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巩固战“疫”成果,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4月10日,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董蔓在总结学校一季度技能提升行动时,激动的说:“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逆境下做出来的,因为逆境锻炼队伍,逆境凸显担当”
首战告捷 喜迎“开门红”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技工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学校在省人社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技工院校职能优势,在人才培养、脱贫攻坚、技能培训上迭创佳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全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5860人,开展新型学徒制3214人,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120人,成为云岭大地开展技能提升行动的一支雄师劲旅。
春节期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彩云之南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党委迅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疫情防控任务,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各项抗疫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但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摆在学校面前:战疫当前,学校作为全省实施技能提升行动的尖兵和骨干,如何把疫情防控与技能提升工作真正抓紧抓好抓实?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学校在省人社厅指导下,结合云南疫情实际,坚持疫情防控与技能提升“两手抓”,坚持千校行动与脱贫攻坚“两不误”,坚持线上教学和线下培训“两促进”,坚持抗疫战疫与队伍建设“两提高”。1—3月,学校技能提升行动迎来“开门红”:共完成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700人,新型学徒制备案4117人;完成怒江州福贡县建档立卡困难群众技能培训4期200人,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未雨绸缪 主打“云培训”
2020年技能培训“开门红”的背后,是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未雨绸缪,早就准备好了一件“秘密武器”。学校培训中心负责人马建亮透露,这件“秘密武器”就是学校“网络学院”。
2017年以来,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云南省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求和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大力发展线上教学,积极推进学校“网络学院”建设,搭建起全日制教育网络课程与技能培训“云平台”。建设“网络学院”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学习功能,开发在线学习课程,实现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全流程和全链条智能化管理,试点“线上学习+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新模式,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学院负责人崔磊介绍,目前,平台已经基本形成,学校全日制学生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学员,已于2019年开展线上教学。
突发的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造就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信息化大练兵。今年战役期间,学校“网络学院”对落实“停课不停学”,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起到了关键作用。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光明高兴的评价说:“冶金技校和公司共同确定实行的新型学徒人数为700人,通过学校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教学服务,实现了培训标准不变、教学质量不降、学员收获不减,企业真正实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
当前,信息化技术和优质线上课程正日益成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但线上优质课程短缺、网课平台卡顿等问题也有所暴露。为此,本着“培训资源上云、优质课程上线、学习平台顺畅”的要求,学校将在云南省人社厅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建设好学校“云平台”和“网络学院”,逐步将学校网络平台过渡为社会公众学习平台。
再接再厉 冲锋“上甘岭”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战的动员令,吹响了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冲锋号。
学校党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怒江州福贡县脱贫攻坚的进程和质量事关全国脱贫攻坚大局。因此,学校必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技能培训,下决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决夺取战“疫”战“贫”两场硬仗的全面胜利。
针对云南疫情可控向好的态势,学校驻怒江技能扶贫负责人张延辉迅速赶到福贡,走访大量农户,配合县人社局做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技能培训。针对群众需求,学校抽调老师,先后在达普洛村开办茶叶加工班一期,培训学员61人;在知子洛村开办茶叶加工班一期,培训学员49人;在拉马得村开办火脚腌制班一期,培训学员52人;在腊吐底村开办手工编织班一期,培训学员38人。
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具有“治穷病、拔穷根”的重要作用。对此,张延辉老师说:“福贡正在开展‘决战决胜百日总攻坚’行动,集中力量攻克最后的堡垒。我们将发挥好技工院校的职能作用,在防止返贫和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上下功夫,高质量完成福贡技能培训目标任务。”